close
【原文標題】
金融股還能當定存股嗎?台股億元大亨以25元買第一金為例:隨時存金融股都是好時機!

【原文內容】
編按:「不要和趨勢作對,市場永遠是對的!」穿梭大學講堂、和學生打成一片的僑光科大「億元教授」──鄭廳宜,曾是個平凡的郵局和金融業專員。14年前,他曾因重押和擴大槓桿賠光2千多萬元。之後,他悟出一套穩健的投資法,捲土重來,如今是人人稱羨的台股億元大亨,以下摘自著作《養一檔會掙錢的股票》:

許多存股的投資人,存股時,往往一遇到股價往下跌時,就開始沒信心,因而懷疑這樣定期定額的存股方式對嗎?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如果你存的標的不是金融股,而是其他產業,這樣的思維不見得不對,因為很多個股股價若持續往下跌,最後可能無法回到你買進的價位,也就是回不去了。

若以目前金融股個股價位,投資人任何時間買進,只要時間拉長,最後股價都有機會回到你買進的價位,更不用說是回到你投資的平均價格,這是存金融股的好處。

以第一金(2892)為例,這檔股票近二十年的股價約在15元至25元間盤整,縱使現在以25元開始買進,十年內回到25元應該沒問題。更何況投資人的平均成本,一定是比最初買進25元的價格來得低。

如下圖所示,如果投資人從25元開始買進,股價跌到最低15元,最後股價又回到25元,投資的平均成本為:

25+24+23+22+21+20+19+18+17+16+15+16+17+18+19+20+21+22+23+24+25)÷21=20.23元

十年後,(25元-20.23元)×1,000股=4,770元,亦即你投資的每一張第一金股票的資本利得為4,770元,而且除了資本利得外,投資還有複利所創造出來的股利收入。

2020年有許多金融股沒有填息,讓不少投資人失望,但投資人要清楚了解,只要股價回到投資時的平均成本,就是一次全部填息。

近幾年投資人前仆後繼投入存定存股的行列,存股頓時變成顯學,原因在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台股指數跌至3,955的低點,當時有些投資人第一次定期定額存股,由於適逢低點,台股指數在美國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之下,在2017年5月站上萬點之後,期間雖有幾個月跌破萬點之下,台股指數都在萬點之上,當然存股的投資人一路買,股價也一路往上漲,這樣不但讓投資人有信心持續存股,投資人也可賺取價差與股息,期間報酬率相當高,也造就近幾年的存股達人。

目前全球處於接近零的低利率水準下,短期內全球股市要大崩跌機率,我認為非常小,如果投資人要等到台股大崩跌時才要存定存股,可能是一木一年後或是十年後,但期間投資人就無法享有五年或是大年的時間複利效果了。

【原文連結】

【心得】
之前拜讀過傑西李佛摩的書,裡面有提醒「不要猜頭摸底」
但投資本身是一件非常逆人性的行為
短線上大家都想用便宜的價錢買到好的股票
很多存股族也會有一樣的心態,包括我自己也是
都覺得「等股價便宜一點」再開始存股
但通常這樣等下去的結果,就是股票越來越貴

今年3月的時候,大盤最低點在8500左右
你會覺得是高點?還是低點呢?

而定期定額或是定期定股就是在減少人性的干預
為了克服我投資定性上的問題
我在今年辦了永豐的豐存股,目前存股的部份只買0050
讓自己在投資上越簡單越好
目前在投資比例上
短線投資大概佔了40% 存股大概佔了50%

回歸正題,至於金融股還能不能當定存股?
目前來說我覺得是OK的,只要還有配股配息
且低率不再調降,不再傷害銀行股的利潤
買啊!哪次不買!








離婚見證人

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







台北結婚證人桃園結婚證人新竹結婚證人台中結婚證人高雄結婚證人嘉義結婚證人







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wc633anfayed 的頭像
    swc633anfayed

    徒步自由行

    swc633anfay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